设为首页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
学院动态More »

机制学院三大举措推进课程改革落地落实

发布时间:2025-05-16    来源:机制学院    作者:机制学院 沈宇峰 供稿 唐倩 审稿    关注:

面对航空制造业数字化浪潮,机制学院紧扣“专业建设为王、课程建设为本”发展理念,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,通过创新管理机制、重构课程体系、深化产教融合三大路径,推动教学改革走深走实,为培育新时代“航空工匠”注入强劲动能。

创新管理机制,夯实课程建设基础架构

以教研室为单位实施“周研讨、月督查”管理制度,每周组织模块化专题研讨,聚焦飞行器零部件智能制造、飞机数字化装配等前沿技术领域制定阶段任务清单;每月开展建设成效“回头看”,通过教学督导、企业反馈等多维度评估,动态调整核心课程框架,已完成12门课程框架修订和42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。

重构课程体系,突出楚怡工匠特色

围绕航空制造产业链“设计-制造-检测-控制-运维”全流程,构建“基础+专业+拓展”三级课程模块,分别对应通用能力培养、专业技术应用、核心技能拓展等能力递进模块;新增“智能模块”融入数字孪生、MES系统应用等教学内容,实现课程内容与航空制造企业真实生产项目的无缝衔接。

深化产教融合,培育职业教育金课

近日举办的课程建设专题培训会上,湖南通软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团队以“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案例”为主题,结合国家级精品课程开发经验,系统讲解了职教“101计划”的顶层设计思路、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及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点,并通过机械制造领域的典型案例,剖析了航空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需求在课程内容设计中的落地策略。校企双方围绕课程目标对接行业需求、教学资源开发难点等问题开展深入交流。

“课程改革既要‘接天线’把握产业升级方向,更要‘接地气’培育学生实战能力。”机制学院院长杨丰表示,下一阶段将以创建国家级、省级精品课程为目标,持续完善“能力递进、产教融合”的模块化课程体系,通过组建跨专业教学创新团队、建设虚实结合的实训工坊等举措,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设计、智能化生产等核心职业能力,为湖南打造世界级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
(机制学院 沈宇峰 供稿 唐倩 审稿)

课程框架研讨

课程培训会现场